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六个必须坚持”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深刻把握和更好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对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2022年b,第18-19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和时代为观照,基于我国当前的社会存在,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以更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论思维。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问。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的特定体系,而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品格,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第68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2020年,第222页)“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习近平党校十九讲》,第235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2022年b,第16页)
如果说世界观主要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那么方法论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是总体性、普遍性、一般性的方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691页)毛泽东也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方法的重要性,并且形象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12页)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教条主义、实用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既有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也有创新发展,例如,关于“两个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自我革命等很多原创性的理论贡献。这些重要论述和思想观点,集中体现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彰显了坚持真理、守正创新的理论风范,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完整、准确、深刻地把握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核心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推进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工作。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人民第一,人民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2022年b,第19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为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87页)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1页)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类历史发展的三形态理论,即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2页)。马克思后来将这一理论概括为“直接的社会关系”“物化的社会关系”和“自由人的联合体”三大阶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对于我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人民至上既是价值立场也是实践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人民是主体,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目的,一切为了人民;人民是尺度,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的章程明确规定,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人民性是我们党的根本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9页)“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同上)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坚实基础。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人民至上,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坚持人民至上,在认识上要坚持群众史观,在实践上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同时,勇于自我革命,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战略高度,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三、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精神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自信、自强、自主、自立,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习近平,2022年b,第19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第四条是“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可以通过完全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而实现富强和振兴。我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走出了一条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自信自立是既不自卑也不自大,自信自立自强的同时要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自信则刚。中华文明自古就有开放包容的特点,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胸怀天下、面向世界,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但决不搞教条主义、决不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国的独立自主之路也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自信自立,根基在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文明,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和历史智慧。植根广袤中国大地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在21世纪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根源和底气所在。我们要在推动文化守正创新中不断壮大民族文化本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坚持自信自立,在理论上要建构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兼具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概念、新理论、新学说、新方法,产生重大原创性、标志性研究成果。
坚持自信自立,在实践中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对现代化的具体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和提升的过程,主线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创造性地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页)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10页)这是对邓小平30多年前提出的重大命题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回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取得新成就、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2022年b,第21页),并且深刻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中国式现代化提升到党的中心任务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对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四、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路径,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同上,第20页)
守正创新是守正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守正就是坚持真理、坚守正道,不信歪理邪说,不走邪门歪道。什么是真理、正道?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就是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正道。守正必须创新。守正守的不是保守僵化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真理,真理和正道不是什么“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教条,而是根据时代条件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理论和鲜活实践。“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436页)创新必须守正。理论创新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关键是坚持什么?批判什么?发展什么?创新什么?坚持那些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真理,批判那些过时的、错误的观点方法,发展那些基本原理仍然正确、但具体结论需要更新的理论,创新那些前人没有提出过或认识不完善的理论。
坚持守正创新,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具有历久弥新的宝贵价值,我们要深入研究阐释和传承弘扬。我们对传统文化应当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不能因为文化的现代化而抛弃传统,搞文化虚无主义,也不能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复兴糟粕,搞文化复古主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中孕育锻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创造的文化,它远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继承和发展革命文化,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通党的伟大精神与民族精神,把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范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原则,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善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习近平,2022年b,第20页)
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9-290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2020年,第225页)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把我们的实践不断推向前进。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髓。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归宿,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要紧紧抓住真问题,摒弃假问题。真问题从哪里来?来自中国的发展,来自世界的变化,来自人民的需求,来自时代的呼唤。要从宽广视角聚焦我国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把握。在理论研究中,有些人脱离中国和世界的实际,脱离人民和时代的需求,满足于纯理论的概念游戏,在“故纸堆”和“象牙塔”里自得其乐,当然也能取得一些学术成果,但价值意义是大打折扣的,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理论创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脱离中国和世界的实际,脱离人民和时代的需求,抓不住真问题,解决不了真问题,应对不了风险挑战,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很难取得工作实效,无法推进实践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要坚持和应用矛盾分析方法。毛泽东精辟地指出:“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39页)他在《矛盾论》中全面论述了矛盾观和矛盾分析方法: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宇宙发展过程以及宇宙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特殊性,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因此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习近平,2020年,第127-128页)
毛泽东曾经非常形象地批评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9-800页)有些同志“无的放矢”,乱放一通;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9-820页)既然不能“无的放矢”,那正确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要“有的放矢”,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推而言之,当代中国人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发展之“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去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实践问题。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变革,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更好回答“四个之问”,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六、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方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建设
系统观念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善于用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发展而不是静止的观点去看问题、干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习近平,2022年b,第20-21页)
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有本质区别。列宁说得好:“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列宁选集》第4卷,第419页)
坚持系统观念,要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等一系列重要关系,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战略思维是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体现的是一种战略整体观、全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其关键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战略和策略的关系。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百年来,我们党抓住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42页)坚持战略思维,要处理好战略和策略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把方向、抓大事、谋长远,又要抓准抓好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必须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战略上定目标、从策略上找方法、从战术上寻路径、从执行上求实效。
历史思维是通过追溯历史源头、回望历史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来判明大势、定位当下、开辟未来的能力,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把握现实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我们党一贯重视运用历史思维、用唯物史观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87页),“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习近平,2022年a,第4页)。树立历史思维就是要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和推进,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深邃的历史视野,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探索规律,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顺应趋势,在把握时代方位中抓住历史契机,在勇立发展潮头中担当历史责任,在推进建设发展中汲取历史力量,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我们党先后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辩证思维是人们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习近平,2020年,第129页)辩证思维能力,主要是坚持全面、系统、发展、普遍地认识事物,进而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本质规定及发展演变规律来指导工作的能力。我们党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观点就是辩证思维和矛盾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的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需要自觉运用辩证思维,用好重点论、两点论,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正确方向、坚定必胜信念、战胜艰难险阻,提供强大的方法论保证。
系统思维是从总体和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第113页)面对复杂而深刻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要不断增强敏锐的洞察力和清醒的判断力,不断增强做好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深刻理解我们党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的科学思想方法,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办事,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征,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识到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顺应时与势的变化,准确识变应变求变。
创新思维,就是敢于打破思维定势,解放思想、超越陈规,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开拓,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59页)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们要始终将创新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优化创新路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广大领导干部的创新本领和创新意识。
法治思维,就是把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法治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运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法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和引领作用,提高立法质量和依法行政水平,运用法治方式处理各种事物,保障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底线思维,就是设定最低目标,防范潜在危机,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思维方法。底线思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相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时,底线思维也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和运用,要从矛盾的两方面一分为二地看事物,既要看到有利面,也要看到不利面,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底线思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不断提高的科学思维能力。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我们要切实把底线思维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掌握斗争策略,练就斗争本领,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导权,着力防范化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
在实践中贯彻系统观念,要统筹协调一系列重大关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循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各区域、各部门、各群体的利益关系等。
在实践中贯彻系统观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在实践中贯彻系统观念,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施,本身就是系统观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生动应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和提升的过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后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到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施,是党治国理政的战略框架,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推进工作更加有力。
七、坚持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胸怀天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远追求和博大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2022年b,第21页)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种族、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国际冲突有加剧趋势,人类社会再次走到十字路口,呼唤新的理念指引方向。
面对大变局,我们党秉持天下胸怀,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破解人类共同挑战开拓新思路,探索新路径,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出发,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动新时代多边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为破解“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提供中国方案。
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传承和弘扬。《易经》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最早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
坚持胸怀天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和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发展。马克思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8页)世界历史的实质是物质活动,动力是资本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的最终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全球化时代问题的重要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将实现全人类解放作为终极目标。这一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之一,科学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反映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高度统一,对世界和平发展、繁荣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筹思考、谋划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矢志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三个世界”的划分,从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到倡导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积极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百年来,我们党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不仅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坚持胸怀天下,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容互鉴、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国强必霸的现代化,这一点与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有本质区别。我国的现代化是和平崛起而不是靠殖民和战争崛起,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不是走霸权主义道路。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看,强调“和而不同”“和为贵”“行王道而非霸道”;从中国外交指导思想看,国强必霸的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始终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中国近现代史看,中国长期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亲历霸权主义带来的深重苦难,不会走霸权道路;从世界历史看,国强必霸的结果必然是霸极而衰,过度扩张必然力量透支而加速衰落。中国式现代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坚持胸怀天下,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中国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也是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增进各国人民福祉的光明大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倡导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和而不同,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理解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价值,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西方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明冲突论不同,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倡导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八、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不仅是重大的理论课题,而且是重大的实践课题,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1993年,人民出版社。
[2]《列宁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2009年,人民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82年、1995年,人民出版社。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年,人民出版社。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2年,人民出版社。
[7]《毛泽东选集》,1991年,人民出版社。
[8]习近平,2020年:《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年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载《求是》第18期。
2022年b:《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9]《习近平党校十九讲》,2015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8年、2022年,外文出版社。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2023年,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来源:《哲学研究》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