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翻译领域杰出人物名词解释10例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
鸠摩罗什,后秦僧人,一译“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简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他原籍天竺(印度),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年轻时即博览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后秦时到长安。据《出三藏记》记载,在长安的十多年间,他共翻译佛典35部294卷。鸠摩罗什提倡意译,他认为需要改动译文以适应中国的文体。
真谛(Paramārtha)
真谛是南朝梁陈时期佛教学者。他是古印度西部优禅尼国人,应梁武帝聘请,携带梵本经论240卷来到中国,专译佛经。其所译经书中以有关大乘瑜伽行宗的为主,其中《摄大乘论》影响最大。
玄奘(Xuanzang)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法相宗的创始人,俗名陈祎,法名玄奘。因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故世称“唐三藏”。玄奘多用直译的方法翻译佛经,世称“新译”。他提出“五不翻”的原则,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具体指神秘语、多义词、中国没有的物名、通行已久的音译以及为宣扬佛教的需要的场合5种情况音译即可。他曾召集诸多高僧组成译场,译出经、论74部,如《大般若经》《心经》等。
不空(Amoghavajra)
不空,原籍北天竺,一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是唐代僧人、翻译家、中国佛教密宗创始人之一。他翻译了《仁王般若经》《大乘密严经》及《金刚顶经》等大乘及密教经典共77部120余卷。
义净(Yijing)
义净,俗姓张,是唐代高僧、翻译家。他曾远赴印度求学,后在洛阳、长安主持译经,先后译出《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孔雀咒王经》《法华论》等经、律、论共61部239卷。
彦琮(Yancong)
彦琮是隋朝僧人、翻译家,也是当时朝廷负责佛典翻译、佛教事务咨询和其他佛教事务的官员“学士”。他先后译经23部。其《辨正论》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个相对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其中提出“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翻译原则以及对译者自身要求的“八备”说。
支谦(Zhi Qian)
支谦是三国时期翻译家,原籍月氏(今新疆伊犁河上游)。他自幼学习中外典籍,“备通六国语”,与其师支亮、师祖支谶并称“三支”。支谦译述丰富,经考订翻译佛经29部,主要有《阿弥陀经》《大明度无极经》等。其《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文本尚存的翻译理论文章,文中记载了关于译文语言风格的“文质之争”。
释道安(Shi Dao’an)
释道安是东晋高僧、佛学家、佛经翻译家。他用玄学“贵无”说阐述《般若经》,创般若“本无宗”。释道安在长安组织佛经译场时,为指导和规范译场的翻译活动,提出“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思想。“五失本”指允许译文在语法修辞和体裁结构上同原文本有所差别,以适应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文风;“三不易”要求译籍所传旨趣能适应不同时代、国家习俗和民众需要,而又不失佛教的本意和原旨。
徐光启(Xu Guangqi)
徐光启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尤精农学,著有“农业百科全书”之称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此外,他也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哲学类著作。他与意大利学者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翻译思想有两大特点:一是求知、求真理,“裨益当世”;二是抓重点、抓急需。1631年,徐光启在《历书总目表》中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的翻译思想。
李之藻(Li Zhizao)
李之藻是明代科学家、翻译家。他与葡萄牙人傅汛际合译亚里士多德名著《名理探》,是我国第一本西方逻辑学译著。此外,他尚有译著《经天盖》《简平仪说》《坤舆万国全图》《天文初函》等10余部,撰有关于数学、历算等的序、跋、奏、疏30余篇,对介绍西方科学作出重要贡献。
(编辑:吴启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