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学以来,全校师生以各种形式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2017年3月16日,女性学系学生记者周怡就“大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采访了女性学系于光君老师。
学生记者:大学课堂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作为专业老师,您怎么看待课堂与育人的关系?
于老师:课堂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自觉,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传递正能量,使大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成长和人生奋斗目标与“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把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专业课教学的专业性、科学性与政治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和专业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记者: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学生历史使命教育的?您认为作为女校的女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于老师:大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担负的一种历史使命。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历史使命的教育,不能空洞地进行说教,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践之以行。UG环球360官方网站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女性学基础》又是学校独特的课程,女大学生又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部分,因此,UG环球360官方网站的女大学生还担负着推动性别平等,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践行“四自”精神,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发展的独特使命。
学生记者: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您是如何发挥课堂教学在传承文化方面的作用的?
于老师: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批判,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受到打击。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的自觉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女子学院担负着推动男女平等的使命,长期以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压抑女性的,只能在西方提供的理论框架下才能推动性别平等,中国缺少推动男女平等的文化资源。这是一种偏见,如何回应这种偏见?女书文化蕴含着女性特有的社群精神,体现了女性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特有的女权意识,颠覆了西方女权主义视野中中国传统女性缺乏自主意识的观点。因此,把女书文化作为《女性学基础》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图文并茂的讲解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改变了学生既有的观点,拓展了学生的理论视野,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学生记者:除了文化传承外,您认为大学课堂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于老师: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备课概念和备课方式,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带领学生走出去,进行实地调查,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现实生活中吸收新的教学内容,跨越时空,与传统文化对话,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强筋壮骨。在实地调查中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016年暑期,在学校党委、团委和女性学党总支的支持下,带领女性学系的6名同学,利用一周的时间到湖南省江永县女书发源地实地调查女书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现场指导学生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收集了大约4万字的文字资料和若干图片音响资料。本学期,把调查的内容整理成教学内容,使调查成果进入课堂,丰富了《女性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
学生记者:您认为大学老师在教书育人中应如何定位?或者大学老师的使命又是什么?
于老师:老师要爱岗敬业,要做好坚守课堂阵地,坚持教书育人这项工作,最主要的是老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自觉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老师,自身要不断集聚正能量,在课堂教学中把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志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老师历史使命的落脚点就是培养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大学生。